壹品仓的裂变机制分析
最近家附近开了个壹品仓, 体验后感觉价格实在是低。
先还原壹品仓活动流程:
主线:入门排队 扫码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里生成入场券 用入场券里的二维码扫闸机入场 到这里算是进入卖场了。
支线1:
活动一:转发活动页面 集赞60个 送高档保温杯一个 (据说数百元)
活动二:转发朋友圈,并发六个好友领取小礼品一个 价值均为 几元的日常用品
支线2:部分特价商品 添加小程序 扫码查价
支线3: 儿童游乐场 扫码排队玩一小时, 家长要转朋友圈活动,发六个好友。
再说商品:
大部分柜架都用显眼的标价写着 1折 2-3折 衣服性价比较高,我在门口站了10分钟,基本进者无空手而归的。
现在我们来拆解和复盘:
效果目的:
1、给公众号加粉: 每个人都要关注公众号才能进,一个商场的新人流量多少,那这个公众号就能新增多少。
2、给小程序加量: 买东西看价格必然要扫码
3、裂变:理论上是 1:6, 但是掺水分享,部分精明老客分享 会降低这个值,同样,老实老客,集赞和儿童区家长会多次发,增加这个值
裂变流程的设计思路:
第一要素:要设计好的诱饵(用户推荐的驱动力)
什么是好的诱饵 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类
产品驱动:好东西,大家都愿意分享给周边的朋友亲人, 例如,可以免费上网的万能wifi
内容驱动: 好玩的视频和笑话, 装13 和能展现自我逼格的长短文,各种网络传言、八卦。
利益驱动: 常见的就是补贴,给特权 、给试用 给打折、给资源 但是这是用的最多也是最懒也是最有效方式
精神情怀驱动:莫名的被打动,常常有情不自禁分享出来的冲动。
一个裂变成不成功50%或者更高都是由诱饵驱动的。 每个行业每个产品有不同的人群,目标人群的需求点也不一样。 所以诱饵要针对目标人群做好分析,投其所好。
低阶的产品经理常常觉得用户调研是个幌子, 经常不屑一顾,觉得几个问卷就搞定了, 觉得原型图和业务流程才是核心,这是最大的本末倒置。
第二要素:设计好裂变流程
了解分享推荐流程——开始推荐——选择推荐人和推荐方式——完成推荐
推荐流程不要太复杂,最好要一眼看懂, 为了这个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画图。几秒就看懂
注意裂变流程中的一些要点
a、用户的奖励要及时
奖励要及时,这样用户在及时反馈的刺激下,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分享和推荐。
b、多个平台分享
对接多个第三方渠道的分享接口。通道要多样化,其实主要是三大类,朋友圈 微信好友及群,qq、微博等
c、用户分享操作起来方便
用户的分享一定要操作起来方便,分享入口不能太深,使用一定要简单。一下子就能找到。 遵守俗成。 有浮窗的注意别遮掩住。
d、分享出去的页面体验要做好
考虑完看的人的感受后,也要多考虑看的人的感受,
e、门槛要简单
多让关注他的需求点,而不是平台的诉求,如下载app,注册等常规默认的流程。
f、提前做好数据埋点
多次观察数据转化路径,做好随时调整页面的准备。
E、多次演练打磨出最简最优的路径
第三要素:衡量效果
K因子也被称为病毒系数,用来衡量推荐的效果,即一个发起推荐的用户可以带来多少新用户。=发起邀请的用户数*转化率(该种方式的获客的转化率。非全站渠道转化率,这里不要搞错了)
回到壹品仓, 具体数据我们不得而知, 我们当时分享的那个页面微信的阅读量来说, 活动当天比平时阅读量涨了近1w的阅读量。单看数据来说,好像不是非常的可观。 我告诉你他的地址,周浦沪南公路。 百度地图一下哦。
近期评论